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与临终助念法语汇集
第二编 信愿念佛之修
一. 净土法门的信,须信娑婆实实是苦,极乐实实是乐。
78.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,皆须断尽烦惑,方可了生脱死。惟念佛一法,若具真信切愿,即可仗佛慈力,往生西方。念佛法门,以信愿行三法为宗。信愿为前导,念佛为正修。有以专求一心,不讲信愿。及注重开悟,不求往生者。皆不知念佛之宗旨者。弃佛力以仗自力,忽佛智而矜己智。其自误误人也,大矣。念佛之心,必须恳切至诚,如子忆母。纵有他境当前,终不能令此忆母之心,或有忘失。当念佛时,或声或默,均须摄耳谛听。不令一字一句,滑口念过。大势至菩萨所谓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者,即此随念随听之一法也。果依此说,决定往生。若或讨巧,定成大拙。自误误人,害岂有极。
《净土法会课仪跋》
79. 欲生净土,须先认清宗旨。普通修持,无不以开悟为希冀。而开悟一事,亦非易易。若知净土宗旨,决不预期开悟。若不注重信愿,开悟亦难了脱。若能一心念佛,不悟亦可往生。汝信中谓纵具厌秽之情,未识自性奚若,是志在开悟也。开悟而有信愿,是为禅净双修,最为高上。然世绝少真开悟者。何谓真开悟,即所谓明心见性。乃于自心中彻底明了,非只会说而已。会说不名开悟,且勿误会。真到明心见性地位,尚须信愿念佛,求生西方。世人凡求开悟者,皆不注重于信愿求生。而欲以此依稀仿佛之悟了生死,则是自误误人。固不如老实念佛者为稳当也。光老矣,不能为汝详说。今且为汝寄书二包,汝息心读之,当可备知净土宗旨。若或不能于此各书生信,又去求明心见性,求现身成佛,光也不怪汝。但恐尘沙劫又尘沙劫,仍在轮回六道中。《复方家范居士书》
80. 现今僧人虽多,能弘法者甚少,由请法师不易,故致如是。然听经如为修持净业,发明自力他力之所以然,则其利大矣。若止求通达教义,不以净土为事,则断惑证真,恐无此力,带业往生,又以不生信愿,虽有佛力,莫由依仗,则成有因无果之业识茫茫人耳。须知一代所说,皆属自力法门,乃通途教理。净土乃特别法门,全仗佛力。若能现生断惑证真,不仗佛力,亦不为过。不能现在断惑证真,而又不仗佛力,则非愚即狂也。今之大通家,类皆如是,哀哉。
《复周群铮居士书》
81. 何谓禅,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,宗门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。宗门语不说破,令人参而自得,故其言如此。实即无能无所,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,纯真心体也。(离念灵知者,了无念虑,而洞悉前境也。)净土者,即信愿持名,求生西方,非偏指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也。有禅者,即参究力极,念寂情亡,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,明心见性也。有净土者,即实行发菩提心,生信发愿,持佛名号,求生西方之事也。倘参禅未悟,或悟而未彻,皆不得名为有禅。
《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》第四日
82. 唯有念佛一法,是如来普应群机而说的,亦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所成就的。无论上中下根,皆可修学。即烦恼惑业完全丝毫未断的凡夫,只要具足真信切愿实行念佛求生西方,亦可蒙佛接引,带业往生。一得往生,生死就可了脱了,所以说是最超胜的。
佛在世的时候,十个人修行,就有九个可以成道。因为那时的人,天性淳厚,根机是很猛利的。到了后来,众生的业障逐渐增加,根机也就渐渐的陋劣下来,再要和从前一样,是不可得了。然在晋唐时候,还有这种仗自力可以了脱生死的人,但已是逐渐减少,越后越少的。到了现在,已没有这样的人了。如此看来,就晓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断烦恼了生死,是一件很难的事情。此时如仍不自量力,要说大话,轻视这个念佛横超法门,而去别修其他法门,那恐怕要了生死,就比登天还要更难了。
我并非说其他的法门不好,实在是因为法门有契理不契机的,有契机不契理的。唯有这个念佛法门,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理机双契,不可思议。尤其是在末法世中,更为适合众生的根性。所以大集经云,末法亿亿人修行,罕一得道,唯依念佛,得度生死。
《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》
83. 佛力,法力,众生心力俱不可思议。欲得佛力法力,须先有志诚恳切之心力,方有感应。《与报国寺某师书》一
84. 末世人根陋劣,知识希少。若不仗佛慈力,专修净业。但承自力,参叩禅宗。不第明心见性,断惑证真者,罕有其人。而以幻为真,以迷为悟,著魔发狂者,实繁有徒矣。所以永明莲池等,观时之机,极力主张净土法门也。至于逐吏之譬,乃现今数年来千真万真之确论也。兴利除弊,必须推及将来毕竟结果处,方为济时之务。否则与断头脚而医头脚,同一覆辙。能不令人痛哭流涕长太息也耶。若夫信心真切,行愿专一之问答,理虽的确,但未能发或人之信心,伸自己之主见。今代为答曰,吾已遍研教理,普亲诸圣,故能如是。岂寻常所谓研究亲近者哉。何以言之。《复永嘉某居士书》一
85. 净土法门,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上成佛道,下化众生,成始成终之究竟法门。上至等觉菩萨,下至逆恶凡夫,皆为所摄之机。法门之大,无以复加。譬如大海,普纳万川。故古人云,一切法门,无不从此法界流。一切法门,无不还归此法界。修此法门,较比修其他法门者,为直捷痛快,易于得益也。由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,故得因该果海,果彻因源。末法众生,根机浅薄,舍此法门,其何能淑。如皋沈筱荃居士,赋性诚朴,笃信佛法。而于净土,尤为注意。每遇有缘,辄为宣说,唯期遍知。故于古今宏扬净土各书中,摘十余篇,名曰居士学佛纲要,印以施人。李慧实居士,与彼相善,而素不信佛。由筱荃委曲开导,遂大生信心。及筱荃念佛西逝,慧实益生感激,冀报其引导指迷之恩,欲续印此书,以期广传。然净土书多,贫于财者,每苦难购,故以此为接引初机之方便,因改名为初机学佛摘要,并略叙大纲及缘起云。《初机学佛摘要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