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光大师临终助念法语白话 第三篇 助念案例

印光大师临终助念法语白话

第三篇 助念案例

1.沙健庵居士往生记
       又令家中眷属,日夜轮班,在床前念佛,即至临终,亦复如是,不得预为洗濯换衣,及哭泣等。殓以布衣,勿用绸缎。丧中无论祀神、待客,勿用酒肉。吾尝作论斥世,汝等切勿随顺恶俗,陷我于罪。又令请僧助念,必期仗佛慈力,往生西方。于床前设香案,供阿弥陀佛接引像,面对慈容,口念心忆,专精一致,概不提及余事。二十四夜,病益殆,僧众咸来助念,居士正念分明,声默相随。延至二十六,虽不闻声,口恒翕张。午后气益促,家人及僧众念佛声益凄紧,至酉时,遂溘然而逝。颇有异香,大众念佛益烈,逾二时顶犹温。直至天明,始停佛声,为拭体着殓服,举哀。其子能奉命无违,可谓真孝。
增广印光法师文钞·卷四·《沙健庵居士往生记》

[白话文]
       又令家中眷属,日夜轮班,在床前念佛,即使到临终,也要如此。不得预先洗濯换衣,以及哭泣等事。入殓用布衣,不要用绸缎。丧期中,无论祭祀神衹,招待宾客,都不要用酒肉。因为我沙健庵曾经写过一篇论文斥责世人,你们千万不要随顺恶习陋俗,陷我于此等罪业。又令他们请来僧人助念,必须使我于临终时正念分明仗佛慈力,往生西方。在床前设立香案,供奉阿弥陀佛接引像,面对慈容,口中念佛,心中常存佛念,专一精进,心口一致,一概不提及其余的事。腊月二十四日的夜晚,疾病更加危急了,僧众都来助念。沙居士正念分明,出声念默念都随众一起念。到腊月二十六日,虽然听不到沙居士念佛的声音,但他的嘴巴一直在张合。午后喘气更加急促,家人以及憎众念佛声更加猛烈而紧迫,到了酉时( 17:00 – 19:00),沙居士突然而逝。室有异香,大众念佛更加猛切,过了二个小时,沙居士头顶犹温,一直到第二天,停止佛号声,为他擦拭身体,穿上殓服并举哀。他的儿子能够奉命无违,可说是真孝。

2.冯平斋宜人事实发隐
       其事亲相夫,持家教子之芳踪。与夫戒杀放生,周急济困,力忏宿业,笃修净土之种种懿行,皆堪风世。至其将终前三日,切戒厚葬,命用薄棺布衣。以为真者既去,何可为此幻躯,滥费金钱,暴殄天物乎。况丝绸之原,皆由杀起。用以送葬,是以罪业相加。于亲爱之道,大相乖戾。临终一二日,现诸痛苦,颇觉难堪。卒得见佛光明,结印而逝。盖由宿根深厚,现行淳淑。又得包君深知要义,乃教家人悉为助念。绝不提及诀别等事,亦不略露哀痛情状。又请通法女友,常为开导。比丘六人,相续助念。直至次日入殓,不动哭声。故使神识不生爱恋,得遂往生之愿。则包君成就宜人之净业者,可谓至矣。法华经云,善知识者,是大因缘,所以化导,令得见佛。宜人固包君之善知识,包君亦宜人之善知识。所谓善与善遇,相得益彰。若宜人者,可为当世妇女之师。而包君于其临终助念,及诸举动,实足为修净业者之家人,与其子若孙之轨范也。余故表而出之,以为爱亲者劝。余详事实中,此不备书。
增广印光法师文钞·卷四·《冯平斋宜人事实发隐》

[白话文]
       她奉侍双亲,辅助丈夫,操持家务,教育儿子的美好行迹,与戒杀放生,周济急难、救济贫困,力忏宿业,笃修净业的种种美德懿行,都能劝勉世人。到了她将要临终的前三天,严肃告诫家人不要厚葬,要家人一定用薄棺布衣。因为真的神识既然已去,怎么能为了这个虚幻的身躯来浪费金钱,糟蹋东西呢?况且丝绸的来源,都是由杀生而起。用来送葬,这就是在增加罪业,是对于亲近友爱之道大为背离。临终前的一二天,示现诸多痛苦,觉得非常难以忍受。最后得见佛陀的光明,结手印而逝。这都是由于她宿根深厚,现行仁厚善良。又得到包培斋居士的开示,深知信愿念佛的重要而至诚念佛,就教家人全都为她助念。绝对不提及诀别这些事,再也没有露出哀痛的情形。又请来通达佛法的女友,常常为她开导。六位比丘,相续助念。直到第二天入殓,家人都没有哭声。所以使得她的神识不生爱恋,得以满足往生的愿望。那么包培斋居士成就冯宜人的净业,可以说是达到极点了。《法华经》中说,善知识的人,是修学净业的一大因缘,能以净土宗纲教化开导众生,令得见佛。冯宜人固然是包培斋的善知识,包培斋也是冯宜人的善知识。之所以为善知识,是彼此间同修净业,同生信向,同常念佛,是善人与善人相遇,因此相互能得到正念的彰显。像冯宜人这样的人,可以作为当世妇女的师表。而包培斋在她临终时助念,以及亡后一切的举动,实足为修习净业者的家人,同时也是他们儿子孙子的轨范。我所以表述出来,作为对爱护亲人者的劝导。其余详见《冯平斋宜人事实》中,此处不再具说。

3.陈了常优婆夷往生事迹
       于二月廿八日,正念佛间。见两童子执长幡,上书西方接引四字。谓锡周日,此兆于我则幸,于君则不幸。以己一归西,内顾无人故。然念佛之人,不贪生,不怕死。因请僧四位,诵经礼忏念佛廿八日。以祈寿未尽则速愈,寿已尽则速生西方耳。从此身心适悦,了无病苦。至四月初,复觉不适。知归期将至,一心念佛,以求速生。初五,全家都为念佛。又请师僧换班续念,昼夜佛声不断,夫人但默随之。初六午前,令备浴具。浴已,着新衣,往佛堂礼拜,供献香华。归即移床向西侧卧,唯专念佛,概不提及诀别等事。至亥时,见佛来,欲起礼拜,因扶起令坐,作合掌低头状。云尚有三千佛,念完即去。全家同僧俗三十余人,俱大声念,夫人遂高声念佛而逝。面带笑容,室有异香。全家俱不现悲哀相,又念佛二小时,方为安置。次日午时入殓,顶尚温暖,四肢柔软,香气犹存。噫,夫人可谓宿有善根,现值善缘。不现世间爱情,破坏正念。唯仗多人佛声,成就净心。故得感应道交,蒙佛接引。离此苦域,登彼乐邦。何幸如之!
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下·卷四·《陈了常优婆夷往生事迹兼佛性发隐》

[白话文]
       在二月二十八日,正在念佛间,看见两位童子手执长幡,上面写着西方接引四个字。她对陈锡周说,这个征兆对于我来说是好事,对于你来说则是不幸。因为自己一旦归西,家内事务无人照顾的缘故。然而念佛之人,不贪生,不怕死。因此请来四位僧人,诵经礼忏念佛二十八天。以祈求寿命未尽,就快速痊愈,寿命已尽,就快速生到西方。从此身心安适快悦,没有一点病苦。到了四月初,又觉得不适。知道归期将至,就一心念佛,以求快速往生。初五,全家都为她念佛。又请来僧众换班续念,昼夜佛声不断,夫人只是默默随念。初六的上午,令家人准备洗浴用具。沐浴以后,穿着新衣,到佛堂礼拜,供献香华。回到房内,就移床向西面侧卧,只是专心念佛,一概不提及诀别等事务。到了亥时(21:00 -23:00),看见阿弥陀佛陀来接引,想要起身礼拜,因此家人扶她起来坐着,作合掌低头的样子。说:“还有三千声佛号,念完了就去。”全家偕同僧俗三十多人,都大声念佛,夫人于是高声念佛而逝。面带笑容,室有异香。全家都不现悲哀之相,又念佛二个小时,家人方才安置后事。第二天午时(11:00 -13:00)人殓,头顶尚有温暖,四肢柔软,香气犹存。噫,夫人可说是宿有善根,现生又遇到善缘。因此没有显现世间的恩爱情执,来破坏往生的正念。只仗多人的佛声,成就信愿念佛的净心。因此得与佛感应道交,蒙佛接引,离此娑婆苦世,登彼极乐莲邦,这是何等的庆幸啊。

4.荷生父子及张居士临终助念之误点
       节卿临终幸有人助念,荷生不以未竭力助念为歉憾,反以医药未能精到为歉憾,直是无谓之极。其父将终,尚不须请医诊视(因诊视,瞎打差),何可以去后说此种无谓之废话乎。按节卿临去,得助念之力为多。助念之人,当率其全家眷属,同皆念佛。张居士何得以嫌烦问其子,此皆不知助念之事体者。以后当注意,极力劝其全家,再为专心念佛。节卿因得助念力,故临终有瑞相。化后骨洁白,又有红若莲华者,此皆佛法因缘,与善行所感致。至云观音骨通是红莲华色,此语乃从外道伪造之书所出,不足为训(观音乃过去古佛,谁见其骨任如何,佛经实无是语)。荷生谓以立方不善为咎,及以后纵能屡起沉疴,不能消此遗憾等语,皆属废话。何不率其家人,废寝忘餐,志心念佛。俾其父,若未往生,则直下往生。如已往生,则高增莲品。光目力,精神均不给,因荷生父子,及张居士之误点,不能不一一指出,以冀以后人人同得往生西方也。
印光法师文钞续编·卷上·《复曾怡之居士书》

[白话文]
       姚节卿临终时,幸好有人助念,姚荷生不因未能竭力为父亲助念送往生而感到歉疚遗憾,反而因为医药没能治好父亲的病而感到歉疚遗憾,真是毫无价值到了极点。他父亲将要命终,决不须要请医生来诊视(因为医生诊视,是瞎打岔),怎么可以在父亲去世后,说这种毫无价值的废话呢?按照姚节卿临终去世的情形来看,得到助念的力量比较多。助念的人,应当率领他的全家眷属,共同念佛。张居士怎么可以因为嫌麻烦而询问姚荷生(要不要全家人都来助念),这都是不知道助念能使人往生西方的重要。以后应当注意,努力劝导死者的全家,不断为死者专心念佛。姚节卿因为得到了助念的力量,所以临终有瑞相出现。火化后,骨灰洁白,又有红的好像莲华的骨灰,这都是佛法因缘,与他的善行所招感得来的。至于说到,观世音菩萨的骨灰全都是红莲华色的,这句话是从外道伪造的书中所录出的,不能作为依据(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,谁见过他的骨灰颜色如何?佛经中确实没有这样的话)。姚荷生认为父亲的死是因为药方没有开好,把这当作自己的过错,以及以后纵然能够治好很多人久治不愈的病,也不能消解这个遗憾等话,都属于废话。为什么不率领他的家人,废寝忘食,专心念佛。使他的父亲,如果没有往生,就当下往生;如果已经往生,就高增莲品。我的视力、精神都不足了,但因为姚荷生父子,以及张居士的错误之处,不能不一一指出,以希望以后人人共同得以往生西方啊。

5. 下品往生案例
       所记令妻临终种种景象,足见助念一法,利益大矣。然既知助念之利益,可不于平时普劝一切人念佛求生西方乎。汝所说若无粉饰,则决定往生。至于品位,以素无正信,临终未曾发大菩提心,则当在下品。且勿谓观无量寿佛经所说,下品皆是造业众生。彼平素恶人念佛,则是谤佛谤法谤僧。屡劝不信,则身口意均系谤三宝者。及临终怕死,闻生西方之利益,始生信,决定在下品中。然生下品,比生天作天帝天王,尚高超无量无边倍。业已超凡入圣,又何歉乎。今人多喜虚张,此事切不可作假。作假于亡人有损,于自己有以凡滥圣之罪。当以此语转告社友,务修实行,是真佛子。否则便是魔眷。痨病多由平素滥行房事所得,以致短命而死。然于死时得生信心及助念力,乃以业因缘成善因缘也。
印光法师文钞三编·卷一·《复宗愿居士书》

[白话文]
       所记录的你妻子临终时的种种景象,足以表明助念这一方法的利益实在是非常大啊。既然已经知道了助念这一方法的利益,怎么能不在平时就普遍地劝一切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?如果你所说的是事实,那么你的妻子决定是往生的。至于往生的品位,因为平时没有正信,临终也没有发大的菩提心,那么应当是在下品。暂且不要说《观无量寿佛经》所说,下品往生的众生都是造了恶业的众生。一个人平时是恶人,但还念佛,就是谤佛、谤法、谤僧。屡屡劝说却不相信,那么就是身口意三都毁谤三宝。这样的人,到他临终却害怕死亡,当听闻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利益,才生起信愿,此人往生,决定是下品往生。然而即使是下品下生,也比生在天道作天帝、天王,还要高超无量无边倍。既然已经超凡入圣了,又有什么遗憾呢?现在的人大多喜欢虚设夸大,但对往生这件事情,千万不能作假。作假不仅对亡者有损害,于自己也有以凡夫冒充圣人的罪业。应当把这些话告诉社友们,老实修行,才是真正的佛弟子。否则就是魔的眷属。痨病是由于平日行房事不加节制所得的,因此而导致短命而死。然而在死时能够生起信心和有助念之力,则是将造罪业的因缘转为往生的善因缘啊。

6. 心中只有阿弥陀佛一念,绝无他念现前
       观汝兄书,知彼之学佛,盖欲作一通家,非欲为了生死计也。何以知之,以若为了生死,何以于其素有信心念佛之生母,年已将终,尚不以此为劝。及至临终,尚唯求菩萨,不肯请人助念,以为骇俗。此念诚为可笑。请僧恐骇俗,何不自己并家属同念乎。幸其孝心真切,得蒙菩萨加被,得以清惺欲起,得见菩萨。此时尚不知令诸眷属助念。殆至告以念阿弥陀佛,遂得朗然念一阿字,自己方才念佛。其不知助念之利益,一至于此。幸仗彼孝心纯笃,犹能念百余阿字,遂至气绝。则其心中止有阿弥陀佛一念,其余念悉不现前,故致得承佛力往生西方。以故额际独热,手臂复软,有前后各现象,则可以往生。以如来誓愿宏深,其母向有信心,兼得汝兄一念真纯,故得有此效果也。所可憾者,平素不提倡,临终尚不知助念,此之景象,乃侥幸而得也。万一不得,则将来之轮回六道,又不知作何景象也。为人子者,宜何如以此自行,以此劝亲,并以此劝一切人。
印光法师文钞三编·卷三·《复江德懋居士书》

[白话文]
       看了你兄长所写的书,可以知道他学佛的目的,是想要做一个大通家,并不是为了生死而作打算的。怎么知道的呢,因为如果他是为了了生脫死的话,又怎么会对他一向有信心念佛求生西方的母亲,在晚年将近临终的时侯,还只求菩萨,不愿意请人来助念,认为这样做会扰乱世俗。这实在太可笑了。请僧人来助念担心骇俗,那为什么自己和家属不一起来念呢?幸运的是他的孝心真切,感得菩萨加被,令他的母亲清醒起来,见到菩萨。但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要让眷属助念。等到告之要念阿弥陀佛时,才大声念了一个阿字,自己这才能念佛。由于不知道助念的利益,所以才这样。幸而仰仗他的孝心真挚,他的母亲还能念一百多声阿字,然后才断气。因为她的心中只有阿弥陀彿这一个心念,其余的别种念头丝毫不现前,所以才能够承蒙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接引往生西方。因此死后额际独热,手臂复软,有前后各种现象,都可以表明得以往生。这是因为如来宏誓悲愿深广,他的母亲又一向有真诚的心念,还有你的兄长一念孝心的真挚纯一,所以才能有这样殊胜的效果。遗憾的是,由于平时没有提倡,所以在他母亲临终的时候都不知道要助念,能有这种景象,实属侥幸得到的。万一不能得到这样的效果,必将轮回六道,又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生死轮回景象了。为人子女,自己应该以此为警策,修持信愿念佛,并以此修持来劝导自己的亲人,还要以此修持来劝导一切人。

7.闽侯罗梓生居士生西记
       初居士将终前十余日,忽疽生于项,殆属宿业。内溃,寒热间作。居士欲借此苦,速获往生,令眷属就室念佛,以助正念。亦有友人来助念者,每至数十。预嘱眷属,临终不得先行洗濯换衣哭泣等。丧中无论祭神待客,俱不得用荤酒。殓服唯素布,不得用绸帛。子媳咸遵。雪峰达本方丈,特来开示。故十余日中,虽有痛苦,心常镇定,了无异念。至临终时,正念分明,安详而逝。眷属等各节哀念佛五句钟,方为洗濯换衣哭泣等,可谓知法。及至入殓,顶门犹温,四肢柔软,可为生西之证。尤异者,子媳皆发愿终身长斋念佛。佛化社社友,为其念佛念往生咒者,凡三十余家。所念佛号,有一千五百余万。往生咒,有十一万九千余遍。俱以此祈莲品转高,无生速证。非平生至诚感人,何能如此。噫,若居士者,可谓一乡之善士,如来之真子矣。或疑居士敦笃伦常,力修众善,而且多年念佛,何以临终尚生恶疽。不知吾人从无始来,所结怨业,莫能悉数。若不念佛,将长劫报复,无有了期。居士殆由念佛之力,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,以解脱生死诸苦,直往西方。高预海会,亲炙弥陀,与诸上善人同会一处也。昔戒贤法师尚婴笃疾。玄奘法师临终亦有痛苦。各蒙菩萨指示安慰,谓是宿世恼害众生之报。况博地凡夫乎。
印光法师文钞三编·卷三·《闽侯罗梓生居士生西记》

[白话文]
       最初的时候,罗居士快要临终前的十几天,忽然在脖颈上生了恶疮,这是属于宿世的业力所感。疮里面溃烂了,他一时发热,一时又发冷,症状交替间隔出现。罗居士想要借这病苦为死苦,念佛速获往生,就让家中眷属到他屋里念佛,以此来助他令生正念。也有他的善友来助念的,常常一来就是数十人。他预先嘱咐眷属,临终时绝不能为他作预先洗澡换衣哭泣等事。丧期中无论是祭神还是招待客人,都不能用酒肉。寿衣只用素布,不能用丝绸锦席。儿子儿媳都遵从了他的嘱咐。雪峰达本方丈,特地前来为他开示。所以十几天中,他虽然身有病苦,但内心非常镇定,没有丝毫别种心念。到临终的时候,他正念分明,安详而逝。眷属等人都各自节哀念佛五小时,才为他擦洗换衣哭泣等,可以说是非常知法的了。等到入殓的时候,头顶犹温,四肢柔软,可以作为往生西方的证明。更加令人惊异的是,他的儿子儿媳都发愿要终生持长斋念佛。佛化社的社友,为他念佛念往生咒的,总共有三十多家。所念的佛号,有一千五百多万声。往生咒有十一万九千多遍。都以此回向来祈愿他能莲品高升,快速地证得无生法忍。如果不是平生至诚感人,怎么能有这样殊胜的法缘呢?像罗居士这样的修德,可以说是一乡的善士,如来的亲子啊。有的人疑惑,罗居士既敦守伦常,力修众善,而且多年念佛,怎么到临终时还会生恶疮呢?有这样疑惑的人,是因为不知道我们众生从无始劫以来,所结下的怨业,无法计算清楚的。如果不是因为念佛的话,将会长劫地遭受怨业的报复,是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。罗居士是由于念佛的缘故,才转后世的重报成为现身的轻报,以此来解脱生死轮回的诸般罪苦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亲自接受弥陀的教导,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。从前戒贤法师尚且身患重病,玄奘法师临终也有痛苦。他们都感得蒙菩萨开示安慰,是宿世恼害众生的果报。更何况我们这博地凡夫呢?

8. 刘氏往生之证据
       张福泉婶母刘氏,生性淳笃,是其宿根。及病而信福泉宗净等所说而念佛。又加家人助念,故得吉祥而逝,面色转胜于前。逾十四时,通身冷透,顶犹温暖,肢体柔软,蝇不至室等瑞相。按大集经说临终征验偈云,顶圣眼天生,人心饿鬼腹,畜生膝盖离,地狱脚板出。以人将死,热气从下至上者,超生。从上至下者,堕落。若通身冰冷,唯顶上热者,必生西方入圣道。眼及额颅热者,生天道。心热者,生人道。腹热者,生饿鬼道。膝盖热者,生畜生道。脚板热者,生地狱道。
印光法师文钞三编·卷四·《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》

[白话文]
       张福泉的婶母刘氏,天性老实单纯,这是她宿世的善根。等到她得病后而相信福泉、宗净等人所说的念佛的利益,就开始念佛。又加上家人为他助念,所以能够吉祥而逝,面色比生前还更加光润。过了十四个小时,全身都凉透了,唯独头顶还有温度,肢体也非常柔软,蝇虫也不进室内等瑞相。按照《大集经》中《临终征验偈》云:“顶圣眼天生,人心饿鬼腹,畜生膝盖离,地狱脚板出”。因为人快要死的时候,热气从下往上的,是超生善道。从上往下的,是堕落恶道。如果全身凉透,唯有头顶犹温的,必定是往生西方,入圣道。眼睛以及额头热的,生在天道。心口热的,生在人道。腹部热的,生饿鬼道。膝盖热的,生畜生道。脚板热的,生地狱道。

9.王兰馨往生案例
       昨接手书,知王兰馨饱受程朱韩欧之毒者,亦得有汝劝化而得往生。否则此生毁谤佛法之业,来生断难如今生矣。法华经云,善知识者,是大因缘,所以化导令得见佛。惜其人信太迟,设与汝同时生信,则其劝导更为得力。然以倔强之极之人,能以病苦至诚念佛。其前生因于佛法之净土门种深善根,未终之前,即知终时,且知西方之胜妙,不可以言语形容。至断气后复苏,以语不能见岱扬,且知仍能助念得益。其业尽情空,于此可见。但以眷属无知,预为揩身换衣哭泣,几误大事。得汝开示,同念佛号,致仍热气归顶,以彰生西而入圣道。
印光法师文钞三编·卷二·《复常逢春居士书》十二

[白话文]
       昨天接到了你写的信,知道了饱受程颐、朱熹、韩愈、欧阳修辟佛之毒影响的王兰馨,也得到了你的劝化而往生。否则以他这一生毁谤佛法的罪业,来生断然很难再像今生一样了。《法华经》云:能遇到善知识是一个很大的因缘,所以能够教化引导众生,令其能够往生见佛。可惜这个人信得太迟了,他如果能够和你同生信愿,那么劝导会更加得力。然而这样倔强到了极点的人,能够因病苦而至诚念佛求生西方。他的前生肯定是对佛法,特别是对净土法门种下了极其深厚的善根,在还没有命终之前,就已经知道临终的时间,而且还知道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,其微妙庄严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描述。到了断气之后,又苏醒过来,说不能见到岱扬,而且知道因能够助念必得利益。他的业尽情空,在这个时候,可以见到。但因为家中眷属无知,预先为他擦身、换衣服、哭泣,几乎误了大事。幸好得到你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的开示,以及得到共同念佛的助念,终于还是能热气归于头顶,来彰显往生西方而进入圣道。

10.助念失误案例
       某法师临终不许诸居士来,及断气后,方令来,此于临终助念,未能深究。何以故,临终大家助念,则不至或有破坏。气虽断而实未即死,倘遇无知,或手探暖,或为已死,群相惊讶谈论,更为误事。既不许人来,当限断气后五点钟内不许人来。未断气前来即念。则断气后,决无别种惊讶之举。以后助念,不可依此为法。
印光法师文钞三编·卷二·《复觉僧居士书》

[白话文]
       某法师临终的时候不让居士们来,等到断气以后,才让他们来,这说明他对临终助念没有深入了解过。为什么呢?临终得大家一起助念,就不至于发生破坏临终正念的事情。临终人虽然断气了,但实际上神识并没有马上完全离体,如果遇到不知道净土法门的人,或者用手探测温度,或者认为已经死了,就互相惊讶谈论,更加耽误大事。既然不准人前来,那就应当限定断气以后五小时内不许人来,在人没断气之前就开始念。这样的话,等其断气之后,人们就绝对不会有什么惊讶的举动了。以后助念,绝不可以此为法则啊。

11.黄后觉之现象
       黄后觉之现象,颇与学佛之人有大利益。无论彼之究竟是往生,是堕落,且不必论。果念佛人,知彼临终之现,决不敢浮游从事于了生死一法也。观彼之行迹,似乎至诚。观彼临终所现之景象,盖平日未曾认真从心地上用功,并从前或有悭于财,而致人丧命,或悭于言,而致人丧命等业之所致也。(悭于言,致人丧命者,如自知有寇,并知可避之处,以心无慈悲,乐人得祸,故不肯说。此事此心,极犯天地鬼神之怒。故致临终前不能言,而且恶闻念佛等相。)然以现一时不死之象,及助念人去,未久则死,此与悭财悭言误人性命,完全相同。虽不堕饿鬼,而其气分,乃是饿鬼之气分也。彼云往生者,据易子骏之咒力。咒力固不可思议,若业力重者,亦不易得其益也。是知已生西方,或有其事,既无证据,不应妄断也。有云,已入饿鬼道者,据彼所说,及所现象,似可据也。然彼或由自己心中忏悔,或由诸人,及儿女之诚恳,遂得减轻,不至直堕饿鬼耳。为今之计,必须其儿女,并各眷属,念彼之苦,同发自利利人之心,为彼念佛,求佛垂慈,接引往生。则诚恳果到,往生即可预断。以父子天性相关,佛心有感即应。彼眷属若泛泛悠悠从事,则便难以消业障而蒙接引也。千钧一发,关系极重。凡念佛人,各须务实克己习气,与人方便。凡可说者,虽与我有仇,亦须为说,令其趋吉而避凶,离苦而得乐。平时侃侃凿凿,与人说因果报应,生死轮回,并念佛了生死之道,与教儿女,立太平之基。心如弦直,语无模棱。居心可以质鬼神,作事决不昧天理。若到临终,决无此种可怜可悯之现象。如是,则黄后觉便是诸人之接引导师也。诸人既因彼而将来可得巨益,彼亦将仗诸人之心力,而灭罪往生也。光此语,非首鼠两附者,乃决定不欺之定论也。
印光法师文钞续编·卷上·《复杨德观居士书》

[白话文]
       黄后觉临终所出现的现象,对学佛的人有大利益。无论他究竟是往生,还是堕落,姑且不论,如果是真正的念佛人,知道他临终所现的景象,就决对不敢依我知见,任意轻慢和放纵习性而修持了生死的念佛法门了。看看他的外表行迹,似乎至诚,但看看他临终所现的景象,则说明他平日未曾认真从心地上用功,并且他从前或者因为吝惜钱财,而致人丧命,或者因为吝惜言语,而致人丧命,由此而感招临终这种现象。(吝惜言语,致人丧命,自己知道有强寇来了,并知道可以躲避的地方,因为心无慈悲,乐人得祸,所以不肯告诉他人。这样的行为,这样的存心,极容易触犯天地鬼神之怒。所以导致临终前出现不能言语,而且讨厌听到念佛声等现象。)在众人助念中却现一时不死之象,等助念人一离开,没过多久就死了。此现象,与吝财吝言误人性命,是完全相同的。

       虽然没有堕为饿鬼,可他的气分,就是饿鬼的气分。那些说他往生的人,依据易子骏的咒力。咒力固然不可思议,但如果是业力重的人,也不容易得到念咒的利益。由此可以知道,如果他已经往生西方了,或许有这样的事,但既然没有证据,就不应妄下断论。有人说:他已经堕人饿鬼道了,根据他们所说的,以及临终所现的现象,似乎有些根据。然而他或者因为自己心中的忏悔,或者因为助念的人,以及儿女的诚恳,罪业会因此得以减轻,不至于直接堕入饿鬼道。现在最好的做法是,必须是他的儿女,以及他的眷属,想到他堕饿鬼道的痛苦,共同发起自利利人的心,至诚恳切为他念佛,求佛垂慈,接引往生。如果诚恳之极,则可预先断定他一定可以往生。因为父与子天性相关,佛与众生心有感即应。若眷属们只是随随便便,悠闲自得地应付了事,则难以消业得蒙佛接引。千钧一发之际,关系到是往生还是堕落,极为重要。凡是念佛人,都必须有真诚的实行,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气,与人方便,一切以成就其往生为重。凡是必须说的,即使对方与我有仇,也要跟他说,让他趋吉而避凶,离苦而得乐。平时说话理直气壮真实可信,与人说因果报应,生死轮回,以及念佛了生死的道理,与教儿女,立太平的基础。要心如直弦,言语不模棱两可。居心可以接受鬼神的审察,做事决不昧天理。如此心行,等到了临终,绝对没有这种可怜可悯的现象发生。能够这样,那么黄后觉不务实修感招临终所现景象,就是大家的接引导师了。大家既因为他而将来可得往生西方的大利益,那么黄后觉的神识也因此能依仗大家的心力,而灭罪往生。我这番话并非是犹豫不决,两头讨好的言语,而是一定不欺骗人的定论啊。

 

Tags: 

评论已关闭。